昨天,APP金光集团对博汇纸业的收购终于通过反垄断审查,完成了一个里程碑,基本应征了爱知君两个月前的判断。股价在两个月内上涨了43%,妥妥的击败了市场。
博汇纸业从2019年2月最低点的3块左右,到现在的历史高点,涨了三倍有余。让一般投资者望尘莫及。
其实写这篇笔记并不是要继续吹票,或让“大家接盘站岗之类”云云,买卖最终还是要靠自己,这次笔记主要是给自己一个交代,在重要节点上记录下投资逻辑和心得。并在不久的未来和大家一起再次验证是否经得起考验。就像两个月前的观点,现在验证一样。
回顾两个月前博汇公布一季报,利润大幅增长,确认了业绩拐点,机构投资者扎堆进驻,当时爱知君调侃说它可能变身“纸黄金”,推荐大家上车。
从业绩到估值提升,戴维斯双击的前奏?一季度业绩拐点确认后,股价其实涨了不少,虽然中间也有狠狠的洗盘,但整体还是反应了业绩。爱知君认为这期间的增长主要来自业绩的提升。这次并购通过后,才将迎来估值提升,目前大多分析师给予博汇2021年,2022年的PE在9-10倍和6-7倍左右,留下了不少估值的提升空间。
为什么?仔细想想估值倍数意味着什么,就是在目前盈利下,多少年能够把投资收回来。假设盈利不变,能够确定活得越久的企业理因享受更高的估值,因为只要能活下来最后还是能把钱给你赚回来。回到造纸业,这是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稳定行业,重资产,高壁垒,需求稳定。金光并购后,博汇白卡纸市场份额超过一半,垄断优势和护城河效应更加明显,企业不说五十年,再存活个二十年应该没太大问题吧,因此就算业绩不增长了,估值我认为也有回升空间。当然近两年随着环保加强,需求还有不少增长空间,如果二季度业绩增长再次确认,那么戴维斯双击不久便可期。
再说说我最近看到的两个投资误区。
一是锚定偏差。最近看了业界称为T神的
蒂林哈斯特写的《大钱细思》,里面重点说到了这一效应,就是人们投资偏向根据之前股价或心理的锚来判断股价高低,做出投资判断。比如,看到博汇从最低点涨了三倍了,认为估值很高了,一般投资者早就走了,但也可能错过了后面的机会,
牛股的唯一目的就是带着更少的人一起上涨,机构很少给散户抬轿子。看看博汇的股东数,从几年前的16万户已经到了现在的4万多户,也算是个应征吧。
第二是经验武断。这次利好公布后,有些人就像背口诀一样,利好出尽是利空,看到一涨赚点钱撒腿就跑。这里我想说的是切记用之前经验立下判断,还要深入分析,多问问为什么卖,有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投资机会。而且你怎么知道利好出尽了呢?未来还有没有优质资产注入呢?涨价会不会超预期呢?其实这两天交易来看,超大单,大单买入远大于卖出,说明真正有钱的机构还在买入,因为按照机构逻辑,只有反垄断审查的不确定性消除后才是正真上车的timing。
爱知君点评到此,如果您在这票上有所收获,请不吝点赞和打赏。本人后续会持续跟踪,和大家继续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