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上涨分为两种方式。
一种是流动性推动的;
另一种是基本面推动的。
流动性推动的牛市是水牛;
基本面推动的牛市是成长牛。
两者有什么区别呢?
为什么说A股即将从水牛模式切换到基本面牛市呢?
切换之后,会呈现出什么行情特征呢?
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。
虽然在牛市的早期,大都是进行估值修复,也就是说,企业没啥业绩,都是流动性推动出来的上涨。
但不同的股票,仍然具备不同的上涨模式。
沪深300代表核心资产,是A股市场上最具备盈利能力的公司。
中证2000代表小盘股,其业绩就差劲了很多。
三季报显示,中证2000的规模利润下滑21%。
然而,从9月19日到10月8日,中证2000上涨了39.7%,沪深300只上涨了34.2%。
很显然,在流动性推动的上涨中,沪深300跑不赢中证2000。
所以呀,很多小伙伴手里握着绩优股,心里是一万匹草泥马。
基本面比中证2000还差的小妖票,涨得更是让人捶胸顿足。
从9月19日到10月8日,沪深300的成交额是3.99万亿,起涨时的自由流通市值是15.38万亿,涨幅是34.2%。
中证2000的成交额是2.61万亿,起涨时的自由流通市值是3.5万亿,涨幅是39.7%。
大家看出什么名堂来没?
我用【成交额/自由流通市值】/涨幅,来刻画每1元流通市值,每涨1个百分点,所需要消耗的成交额。
这个数值越大,说明推动指数上涨所需要消耗的成交额就越大。结果见下图。
中证2000是1.88,沪深300是0.76。
这就意味着,推动中证2000上涨需要2.5倍于沪深300的资金!!!
由此可见,小票行情需要后面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接盘。
这跟大家的直觉很不同。
大家会认为小票的盘子轻,所以容易被拉升。
但实际上,拉升单位小票所需要的资金更多。
为啥?
大家应该关注换手率。
最近一个月,中证2000的日均换手率是5%,沪深300只有0.9%。
换句话说,沪深300上面的长期资金更多,他们以持有不动为主。
而小票上全是投机资金,频繁换手。都想着做价差。
牛市初期,由于业绩和经济基本面都没有改善,所以资金无法交易基本面。
于是只能去炒题材和故事。
这就是典型的流动性牛市,涨的是估值。
这个时候,小票的优势就凸显了。
第一,小票上没有机构和价值投资者,游资拉升的时候,没有人砸盘。
看完上面的统计数据后,大家其实也就知道,拉升大票并非很难,但前提是,大票上的投资者不砸盘。
然而,如果游资玩命拉升,大票上的价值投资者发现价格高于价值了,就会卖出。
那么游资就捞不着好处,反而会挨一闷棍。
因此,我们才看到,估值修复结束后,大盘股就横盘震荡了。
第二,基本面没有得到验证,大票缺少继续上涨的理由。
如果看到基本面恢复,比如,EPS增长了,那么估值就消化掉了。
此时,股价继续涨,大盘股上的价值投资者也不会卖出。
同理,做基本面右侧的资金会在看到基本面改善预期时买入,推高股价。
第三,投机者买涨不买跌。
由于市场中存在大量投机者,他们都是买涨不买跌,所以看到小妖票大涨,就会心痒,就会冲进去赌博。
那么上涨本身就是上涨的理由。
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落地,基本面会出现改善的迹象。
这个时候,交易就会从题材转向基本面。
首先,做基本面右侧的资金会买入绩优股,左侧买入的价值投资者见到基本面改善,也不会卖出。
此时,绩优股行情就出现了。
一旦行情出现,就会吸引投机者跟风炒作,进一步推动上涨。
而纯题材股由于最终无法被验证,都会跌回来。
毕竟这就是一个资金池游戏,当后续资金不足时,必然是要崩塌的。
因此呀,炒题材最怕的是就是基本面改善。
毕竟在面包和梦想面前,面包肯定都是优先项。
真正的成长牛是不需要那么多资金推动的。
当然随着投机者的加入,行情进入博傻阶段时,绩优股也会演变成水牛模式。
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维持住高股价。
当进入成长牛后,既有业绩,又有题材的股票将成为最亮眼的仔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长股。
接下来,等调整结束后,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行情了。
对于那些增速较慢的价值股,他们的上涨就会更加平滑,更容易走出慢牛。最典型的就是红利指数的走势。见下图。
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这上面有很多价值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。游资不敢去碰。
那么他们就不太容易出现高估。
因此他们以涨业绩为主。
企业业绩不可能短时间大起大落,所以红利指数的上涨就很平滑。
当下央妈的货币政策已经提前铺好路了。
财政政策也即将发力。
美联储降息还会继续。
所以A股会从水牛模式切换到成长牛模式。
不过切换的时候,通常会有震荡,大家伙要有心理准备。
如果跌幅较大,咱们再视情况调整仓位。
如果跌幅不大,那就拿稳筹码,跟随波动。